01
隨著我國臨床診療水平的發展,麻醉手術量不斷增加,麻醉機已成為醫院的常用醫療設備。麻醉機內呼吸回路易被微生物感染,且需反復使用,若消毒不當,可造成患者之間交叉感染。常見污染微生物包括銅綠假單胞菌、大腸桿菌、枯草芽孢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雖然銅綠假單胞菌、大腸桿菌等都是人體皮膚、鼻腔、咽喉部或口腔中的正常菌群,但在特定情況下則可轉化為條件致病菌。因此,麻醉機/呼吸機內呼吸回路消毒、滅菌應當予以重視。
02
1、消毒(Distinfection)是殺滅傳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殺滅細菌芽孢的方法。
(1)高水平消毒(highleveldisinfection,HLD)可殺滅一般細菌繁殖體、分枝桿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大部分細菌芽胞。戊二醛、過氧乙酸、過氧化氫、含氯、含溴消毒劑等,在規定的條件下,以合適的劑量或濃度和有效的作用時間進行消毒.能達到這一目的。
(2)中水平消毒(middleleveldisinfection,MLD)可殺滅一般細菌繁殖體、分枝桿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但不能殺滅細菌芽胞。碘類消毒劑(碘伏、碘酊、氯己定碘)、酒精和氯己定等,在規定的條件下,以合適的劑量或濃度和有效的作用時間進行消毒,能達到這一目的。
(3)低水平消毒(10wleveldisinfection,LLD)可殺滅大多數細菌繁殖體、部分病毒和部分真菌。如單鏈季銨鹽類消毒劑(苯扎溴銨等)、雙胍類消毒劑(氯己定)等化學消毒法,以及通風換氣、沖洗等機械除菌法。
2、滅菌(sterilization)指殺滅傳播媒介上一切病原微生物,包括細菌芽胞的方法。目前最常用的高溫滅菌法為壓力蒸汽法。最常用的低溫滅菌法包括環氧乙烷法和過氧化氫低溫等離子法。
3、消毒和滅菌原則及方法。
操作 | 可滅活微生物種類 | 實施方法 | 物品類別 | 具體設備 |
滅菌 | 細菌、病毒、真菌和細菌孢子 | 加壓蒸汽、干熱、環氧乙烷和過氧化氫 | 與正常軀體無菌區域或者腔體接觸或接觸時不慎插入人體組織的物品 | 外科設備和一次性用品(例如,針、手術刀、螺紋管、過濾器、氣管內導管、導尿管和引流管等)食道聽診器 |
高水平消毒 | 細菌、病毒和真菌 | 醛類、過氧乙酸和二氧化氯 | 接觸黏膜但并不穿透黏膜且不接觸血液的物品 | 通氣面罩、喉鏡、內窺鏡組件、口腔和鼻腔氣道和連接器 |
中水平消毒 | 細菌(包括結核桿菌)、病毒(沒有包膜的小病毒除外)和真菌 | 酒精、次氯酸鈉、酚和碘伏 | 與身體外部(即皮膚和頭發)接觸的物品 | 血壓袖帶、聽診器、脈搏血氧計探頭、頭枕和背帶、心電圖電極 |
低水平消毒 | 大多數細菌(不包括結核桿菌)和個別病毒、真菌 | 醇與季銨化合物 |
03
在長達三年的疫情之戰中,相關部門都意識到了對麻醉機/呼吸機消毒的重要性,不斷加強與此相關的重要措施。
2018年,國家七部聯合下發《關于印發加強和完善麻醉醫療服務意見的通知》(國衛醫發[2018]21號,簡稱“21號文件”),明確提出“提升麻醉醫療服務能力”、“加強麻醉醫療質量和安全管理”等要求。同年,發表于《中華麻醉學雜志》的《麻醉機內呼吸回路消毒及滅菌的指導建議》中指出,麻醉機易被微生物污染,且其內呼吸回路需反復使用,如消毒不當,則可能造成患者之間的交叉感染。
2019年,在此通知的基礎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辦公廳印發《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印發麻醉科醫療服務能力建設指南(試行)的通知》(國衛辦醫函[2019]884號,簡稱“884號文件”),提出具體要求和管理指標,并指出有條件者應裝備麻醉機回路等器械的消毒設備,一般情況建議內回路每周消毒一次。
2021年,國家、各省市和地區麻醉質檢中心、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CSA)、中國醫師協會麻醉學醫師分會(CAA)、CSA麻醉質量管理學組等組織,針對21號文件所提出的麻醉安全和質量相關要求開展大量調查研討等工作,就麻醉安全質控許多方面進一步趨于共識。為此,對2014版《麻醉科質量控制專家共識》進行修訂。
04
時代和科技的發展讓國家對于麻醉機/呼吸機的消毒越來越重視。與此同時,他國對于手術室麻醉工作區感染提出的預防指南、感控策略、指南解讀等同樣也為我國麻醉相關感染控制提供參考。那么在手術接臺間隙,又該如何對麻醉機進行清潔和消毒呢?這時,則需要用到麻醉呼吸回路消毒機。
1、麻醉呼吸回路消毒機的消毒機有復合醇、臭氧、過氧化氫多種高水平消毒劑可供選擇,對細菌芽孢及霉菌有非常好的殺滅效果。
復合醇消毒劑為乙醇混合氯己定,將乙醇與氯己定混合消毒液,以氣壓式等離子霧化分布于麻醉機內呼吸回路。利用復合醇消毒劑的消毒方式對麻醉機內呼吸回路和部件無腐蝕性,且使用方便能達到中、高水平消毒效果。
研究表明,復合醇消毒組術后麻醉機吸氣端、呼氣端及儲氣囊端口的病原菌陽性檢出率明顯低于未消毒組。麻醉機表面應每天使用消毒劑擦拭,特殊污染應立即消毒。乙醇可在15min內滅火乙型肝炎(HBV)在內的病毒,并在1min內滅活HIV病毒。
2、麻醉呼吸回路消毒機無刺激性、無毒性——避免消毒過后,對病患造成呼吸道損傷。
3、麻醉呼吸回路消毒機擁有特別的消毒倉設計,解決了以往麻醉機/呼吸機相關附件消毒的問題,能夠在消毒麻醉機/呼吸機內部回路的同時,將相關附近放入消毒倉進行單獨密封消毒。
4、麻醉呼吸回路消毒機擁有彩色液晶8寸觸摸屏,打造便捷操作,改變以往冗雜繁瑣的程序。配有實時打印各參數與消毒結果的功能,實現真正的消毒安全,為病患使用提供有效保障。
05
手衛生和環境清潔是所有感控措施基礎的前提;設備清潔和物品清潔是重要條件;麻醉機和呼吸機的消毒滅菌是有利保障。加強麻醉機的消毒管理是預防患者呼吸道感染的重要一環,也是麻醉醫生踐行感控理念的重要一環。
“醫之道最微,微則不能不深究;醫之方最廣,廣則不能不小心。”從小事做起,慎終如始,為健康撐起一片天。
來源:
王古巖.麻醉機內呼吸回路消毒及滅菌的指導建議[J].chin J Anesthesiol,December 2018,Vol.38,No.12.
汪學付,駱玉喬等.麻醉機呼吸回路消毒系統消毒效果研究[J].中國消毒學雜志,2022,39(02).
劉進,鄧小明.中國麻醉學指南與專家共識(201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年.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印發麻醉科醫療服務能力建設指南(試行)的通知》.國衛辦醫函[2019]884號.
曹學照.麻醉感染風險控制——呼吸機消毒.米勒之聲.第八期.
思永玉.重視麻醉機的消毒.米勒之聲.
陳世彪.麻醉機消毒的歷史與現狀.米勒之聲.